張健豐》走進台北信義區的歷史變遷

【愛傳媒張健豐專欄】在清代,台北市信義區分興雅、五分埔、三張犁等村庄。日據末期,日人在興雅庄成立了專賣工廠(松山菸廠)、陸軍倉庫(後為兵工廠)、鐵道工廠。1990年從松山獨立出來成立信義區的同時,興雅庄上的兵工廠成為信義計畫區的所在。而因兵工廠興建的眷村則變成眷村文化保存區。

說到台北市信義區,大部分年輕人想到的都是台北101、世貿中心、象山,以及位在信義區西北角的松山文創園區。這個台北市最晚成立的行政區,讓1990年後的年輕世代未躬逢其盛;而現在區內冠以「松」字的路名,和有松山名稱的機關學校,也和新北的中永和一樣,讓人分不清。我一路從松山文創園區往101方向走,尋找這一百年來有當代記憶的信義區。

台北東區發展的處女地

隔著忠孝東路和松山文創園區對望的國父紀念館,座落在綠草如茵,花木扶疏的中山公園。它落成於1972年5月16日,成為台北東區一顆璀璨的明星;也為台北的文化藝術帶來了嶄新的面貌。巍峨莊嚴的建築本體,表現出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。和建築同步落成的館內正廳的中山先生銅像,則顯得莊嚴肅穆,無怪乎成為無數海內外遊客來瞻仰留影的重要地標。

我對當時國父紀念館為何選址在此,做了些考據。原來這裡從清代遺留下的古地名叫做「興雅」庄,遂上網調閱了1930年《台北舊地籍圖‧興雅》,國父紀念館就位在興雅庄的中心。興雅的東方為五分埔,地名緣自於何、周、沈、杜、李五姓人家,合力到此拓墾荒地,因此命名為五分埔。如今已成為台北重要的成衣商圈;興雅的南方為三張犁,源於先民以三頭牛、三張犁拓殖的土地。

興雅庄因附近地勢低平、土地肥沃。先民早期利用附近的埤塘為主要灌溉水源,如現在的瑠公國中所在的中陂及永春陂陂塘(今原址重建為生態濕地公園),灌溉範圍包括五分埔一帶。

日據初期,日本人將台北盆地最大的灌溉溝圳-瑠公圳經過此處,所以舉目望去盡為阡陌良田。但興雅林家望族後裔的林水勝提到,他們在此的大片土地,在日據時開始執行登記制,許多望族擔心日本人「使詐」,都不敢前往登記,林家龐大的產業便慢慢消失。

我調閱出1932年《台北市區計畫街路並公園圖》,發現中山公園已在此時就被規劃(公六)。而現在國父紀念館所臨的忠孝東路、仁愛路,隔街的信義路也在此時被規劃,為後來信義區發展的雛形,成為台北東區發展的最後一塊處女地。

日據末期,台北城周邊發展飽和後,日人選擇在興雅庄建鐵道工廠;1939年更在其旁建立占地約19公頃的松山菸廠。同年,日人徵購興雅庄內以今信義路、忠孝東路、基隆路、松仁路圍起的近64公頃田地,作為屯積軍火、戰略物資、糧食的日本陸軍倉庫,或稱松山倉庫。

當時住民畏於日人的強權,紛紛放棄古厝遷移他處。陸軍倉庫完工後,日人自廠內興建鐵路,沿著今台北市議會門口、國公紀念館、光復南路、延吉市場銜接縱貫鐵路;並為運輸方便,將基隆路由今八德路至信義路之間的道路,拓寬為40公尺寬的五線幹道,沿路種植花卉。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改成飛機跑道。

信義計畫區帶來巨大改變

1948年,國共內戰告急,當時設於山東青島的「兵工署第44兵工廠」的員工及眷屬,分成6批,搭乘太康輪渡海來台後,至原日軍陸軍倉庫暫住,並更名為「聯勤第44兵工廠」。

由於該兵工廠是從青島撤遷過來的,所以廠內幾乎都是山東人。來到陌生之地,兵工廠員工及眷屬皆心繫故鄉,懷著一年半載後便能返鄉及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。在兵工廠內,他們以布幔為隔間展開生活,並開始在兵工廠南邊,原三張犁的日軍射擊場,興建眷村。因地處「聯勤第44兵工廠」南邊,故名「四四南村」,當地居民多以「南村」稱之。後來人口增加,陸續增建「四四東村」及「四四西村」。1951年三村建成,從此成為兵工廠員工及眷屬度過下半輩子的落腳處。

此時的「四四南村」位於當時台北市區的邊陲地帶,附近多為稻田、沼澤,還有軍用靶場,離市區有一段距離,算是台北的「鄉下」。清幽的環境吸引了特殊的福利機構和醫療院所的設置。例如,創立於1949年「大陸災胞救濟總會」(今「中華救助總會」),在1963年9月1日,基於「寓救濟於訓練」的理念,成立職業訓練所,協助來台義士、難胞,學習謀生技能,並輔導就業,為台灣第一所民辦的職業訓練機構;又如1969年12月14日,成立「台北兒童福利中心」,興建「兒童家庭」,收容3至15歲來台貧苦義胞及難僑的子女或孤兒。

至1970年代,台北市政府規劃信義路以北的兵工廠為信義計畫區。在以八億元貼補將兵工廠遷至三峽後,開始闢建副都市中心,設立後發展迅速,市政中心、台北市議會、世界貿易中心、國際會議中心、凱悅飯店、百貨商場和企業大樓陸續在此設立,成為台北市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重心,1990年更從松山區獨立出來,成為信義區。

眷村變身為文化保存區

隨著信義計畫區的土地開發、眷村另建國宅,四四南村住戶於1999年全部遷出,留下的建物則面臨拆除的命運。為此,社區居民及文化界人士發起「眷村文化保存運動」,並成立了「四四南村文史工作室」。後經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會勘查,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「歷史建築物」,並指定其中對稱的4棟建築物予以保存並加以規劃。2003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,由眷村、防空洞、碉堡等改建修復而成的「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」正式啟用,進而成為文創基地。

我從國父紀念館步行,一路經過信義計畫區的一片繁華景象後,來到四四南村,感受到這台北最早眷村的清靜和樸素。我利用手機上中研院的《台北歷史地圖》APP中的1958年《台北市圖》,對照出當時的四四南村,其東側建物,已改建為信義國小操場,西側則依舊保留著4棟建築物如魚骨狀的排列方式。據了解,主體的建築結構及材料早先是由竹片及石灰泥巴糊成,後來才逐漸改為磚牆結構。

進入台北眷村文物館參觀時,我發現除了眷村的沿革和相關歷史的解說,還有眷村舊生活用品的擺飾和說明,現場投影也播放著對當地耆老訪問的紀錄片。內容就如同我訪問永和眷村耆老所描述的情景,感受到眷村濃濃的人情味。這樣的設計,可讓年輕一輩更了解自己所生長的土地,增進有關這片土地的歷史記憶,也能讓外地人認識信義區在華麗商圈之外的另一種風貌。也讓筆者對建置中永和眷村文化保存,有了珍貴的參考資料。

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/ 文章取自網站

道路用地買賣 | 土地買賣整合 | 日據土地辦理 | 持分土地買賣 | 地籍清理處理 | 河川浮覆回復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