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漢溪河流概述

  大漢溪本名古大漢溪(又名為大科崁溪),它發源自大霸尖山,流經羅浮,經石門向北東流,經桃園大溪,在三峽分為三峽溪和橫溪二條支流,續流經鶯歌、樹林、土城、板橋、新莊,在萬華和新店溪匯合,就是我們常說的「淡水河」。大漢溪全長135公里,流域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,是淡水河三大河系中流域面積最廣且主流長度最長的支流。
  古時候大漢溪和現在的面貌完全不同,話說在明末清初時,大漢溪的出海口是桃園南崁,這可由南崁竹圍的五福宮附近有一大片石礫地佐證,當時這片石礫地是大漢溪的河床。大漢溪的改道,在近三百年來有二次,第一次是清初,一次地震使溪流改向至三峽,流經樹林、蘆洲及五股之間,到關渡出海;第二次改道則由樹林轉向板橋江子翠,也就是今天淡水河河道面貌。

  大漢溪沿岸,從很早就是原住民平埔族人居住棲息的地方,清康熙年間,福建、廣東移民陸續到淡水開墾,在淡水港口周邊形成聚落,當時台灣政治經濟中心在南部,但在清朝末年,朝廷在列強船堅砲利的威脅下,不得不開放基隆、淡水等港口,因而淡水商業逐漸繁榮,商賈雲集,淡水河的支流–大漢溪沿岸人煙聚集的地方,也逐漸被開發成河口商港,例如萬華、新莊、三峽、大溪等地。

  觀察台灣的都市發展過程,可以發現早期發展的市鎮,大部份是海港或河港,原因不外有四:
一、最初由大陸來臺移民,必須乘船過海,所以首先建立的根據地,必為可泊碇船隻的海港或河港;
二、隨後來台的移民,大都在已建成的港口上岸,逐漸形成聚落;
三、台灣土產、農產品輸出及日用品輸入,均依賴港口轉運,所以自然形成市集;
四、當時臺灣土地大部份草萊未闢,陸運困難,各個已開拓地區間必須依賴水運相互連絡,有利港埠發展。

  大漢溪的發展也不外乎這個模式,早期大漢溪沿岸城鎮均因商業交易而興起,例如清朝乾隆時期,台北平原是福建的大米倉,許多運米的商船,經由新莊出口,新莊因而繁榮興盛了有數十年之久,後來河床淤淺,水運功能消退,新莊式微。又如緊鄰新莊的三峽。因為種有台灣輸出大宗貨品之一的大菁(植物,染料的原料),因此該地的染業特別發達,商人利用大漢溪由下游港埠運進布匹,發展染業,同時由於山林間種有樟樹資源及茶葉,帶動了三峽的商業盛況,直到河港淤淺,公路交通逐漸轉移,三峽商業地位沒落。可見早期的大漢溪帶動了河岸商業發展,也見證了河岸城鎮的衰微。

道路用地買賣 | 土地買賣整合 | 日據土地辦理 | 持分土地買賣 | 地籍清理處理 | 河川浮覆回復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