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法第125條所規定的十五年消滅時效期限探討

民法第125條所規定的十五年消滅時效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,當權利人未行使其權利時,該權利就會消滅,且該消滅期限為15年。這意味著,如果權利人在15年內未行使其權利,則該權利將無法再行使,即使權利對象仍存在,也無法再主張其權利。

消滅時效的目的在於維護社會秩序與保護當事人之權利,以確保權利關係之穩定性,避免長期以來權利關係不明確,甚至使權利變得無限延長,造成糾紛與爭議,進而妨礙社會發展。

然而,消滅時效的期限並不是絕對的,一些情況下可以被中斷或暫停。例如,當權利人行使權利或向有關機關或當事人提起訴訟時,消滅時效期限就會中斷;而當權利人被宣告失蹤或死亡時,消滅時效期限則會暫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消滅時效是針對特定權利而言,不同的權利所面臨的消滅時效期限不盡相同。因此,在行使權利之前,權利人需要了解其權利所面臨的消滅時效期限,以避免權利消滅而失去行使權利的機會。

小明和小華是大學同學,他們在大學時一起租了一間公寓。租約上規定每月租金要在月底前繳清,且租期為一年。然而,租約上沒有寫清楚是否可以續約。

第一年的租約期滿後,小明和小華都沒有主動和房東續約,但是他們繼續在同一間公寓居住。這樣持續了五年,他們每個月都按時繳納租金,也沒有發生違約的情況。

第六年時,房東突然向他們提出租約終止的通知,並要求他們搬出。小明和小華很不理解,因為他們從未簽署續約合約,但是房東卻認為他們的行為已經默許了續約。因此,房東要求小明和小華支付六年的租金。

小明和小華在律師的幫助下發現,依照民法第125條的規定,他們在繳納租金五年後,已經擁有了反對房東主張終止租約的權利,因為他們的租約已經達到了十五年的消滅時效期限。因此,小明和小華不需要支付房東要求的六年租金。

  • 民法第767條
  • 物上請求權
  • 土地登記
  • 登記生效制度
  • 日據時期土地登記
  • 土地總登記
  • 消滅時效
  • 民事裁定
  • 最高法院

道路用地買賣 | 土地買賣整合 | 日據土地辦理 | 持分土地買賣 | 地籍清理處理 | 河川浮覆回復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